这届奥运冠军学历曝光:读书与不读书,差的是整个人生
因为逃避补课“误入”短跑,成为中国短跑和亚洲短跑第一人的苏炳添,却又自甘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留在校园读书。
而读书,又成了苏炳添再度突破的支点。
苏炳添在大学里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“混个文凭”。
苏炳添的本科论文导师傅京燕说,他的本科论文是“优”,在开题前很多天就和导师沟通,平时因为训练缺课,也会想方设法补上。
2019年,苏炳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体育科学》期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——《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:回顾与展望》。
△2010年-2018年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全国最好成绩示意图
论文中,一张《2010-2018年中国男子100米短跑最好成绩示意图》引人瞩目——从2010年10.21秒,到2018年的9.91秒,这条折线波浪向上,见证了中国短跑的跨越式发展。
“笔者在深入100米短跑实践的基础上,从运动员视角提出了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男子100米短跑跻身世界前列的6点原因。”
在这些原因中,论文首先提到的就是“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”,“与兰迪教练合作,参照‘冠军模型’对苏炳添进行体能和技术的全面诊断分析,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”。
在论文配发的一段视频中,我们看到了分析软件中苏炳添的起跑视频被抽象成一个“火柴小人”进行逐帧分析:
各种参数和曲线实时变化——正是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,苏炳添和教练团队一起不断优化动作,最终实现了东京奥运会突破。
用运动员的视角做研究,用学者的视角搞训练。读书,让苏炳添实现了短跑中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的“高龄突破”。
读书,让人生充满更多可能
高尔基曾说:
“我读书越多,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,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。”
读书很苦,但不读书只会更苦。只有吃够读书的苦,生活才会对你网开一面。
读书,不是改变人生唯一的路,但是能让人不断自我成长,拥有无限可能的路。
大部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不会很长,因此,很多知名运动员都会选择赴国外留学,增强自身的竞争力。
乒乓球运动员 邓亚萍
诺丁汉大学、剑桥大学
作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位夺得四枚金牌的运动员,“初代大魔王”邓亚萍的名字就是一个传奇。她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了18个世界冠军,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,也是乒乓球史上排名“世界第一”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。
在退役四年后,邓亚萍取得了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,随后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中国当代研究专业,并获得了硕士学位,接着又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继续深造,以一篇《全球竞争中的奥运品牌》的论文,最终荣获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。
2017年,邓亚萍还成为了母校诺丁汉大学体育名人堂的第一位校友。
乒乓球运动员 张怡宁
美国威斯康星大学
乒乓球界令人闻风丧胆的“女乒第三代大魔王”张怡宁,她的战绩三天三夜都说不完:“打哭”福原爱、摘得双圈大满贯、巴黎第 47 届世乒赛小组赛上怒刷比分11:0……
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输够5场球,因此达不到5胜5负起始分计算要求,无法进入乒乓球世界排名积分、在拥有排名后占据第一长达83个月、因为实在找到不对手,只能选择退役,还被日媒称作“最强女王”。
在退役后,张怡宁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习,回国后回到上海体育学院、中国乒乓球学院等多个机构从事管理及教学工作。
女排运动员 郎平
美国新墨西哥大学
著名的“铁榔头”郎平,曾随中国队获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,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、中国排球学院院长、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。
郎平在1987年退役后,不愿意生活在冠军光环下,因此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。她以560分的托福成绩过了语言关,前往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,取得了体育管理系现代化专业的研究生学位。1990年,她再次回到祖国,执掌国家队。
在本次东京奥运会,她再次以女排主教练的身份出场,带着中国女排3:0击败阿根廷队,以2胜3负的成绩结束了此次征程,也完成了自己执教中国女排八年的历程,就此谢幕。
她在自传中这样写道:“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’一文不名、一无所有’的生活,没有这些起起落落、沉沉浮浮的经历,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。”
体操运动员 李宁
拉夫堡大学
影响世界的中国体操王子李宁,在运动生涯中先后摘取了十四项世界冠军,总共为中国拿过106块体育奖牌。
退役后,他前往拥有英国排名第一体育学院的拉夫堡大学,进行学习深造,相信这段留学经历也对他创立市值数百亿的公司起到很大作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