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男子花滑多同性恋之谜
传统偏见男子花滑被看做最男同运动,美国直男选手曾因此被女友甩
传统的偏见、花滑运动的自相矛盾性,最终的根源在于社会约定俗成的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标准。体育项目一直与性指向息息相关。从事类似冰球、足球的人,自然而然会被当做异性恋;与此同时,花滑、体操这些运动,则被赋予了柔弱的女性特质。男性运动员酷爱用与女性相关的词汇,去辱骂其他男人。当然,用涉及异性特质的形容词,来羞辱同性,这是一个全社会的现象,从一年级小学生,到进行政治演讲的人物,莫不如此。男人会程式化地使用诸如“娘娘腔”、“阴气”、“没蛋的”,或者说“你扔东西(跑起来)像个女孩”,来打击同性。而要贬低一个女人,就可以叫她“女汉子”、“假小子”、“野兽”。事实上,这是一种将硬朗阳刚与男性联系,优柔软弱与女性联系的固定角色分工。
因此,花样滑冰在全世界受到的“偏见”是一致的。普通人所看到的花滑就是:在空中高高跃起,三周或四周跳落地,以令人眩目的速度旋转,动作优雅,充满感情。花滑所具有的这种雅致的艺术特质,使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“柔性”运动。换句话说,按照固定的社会角色分工规则,花滑是一种女孩子的运动。
在明尼苏达州北部的钢铁产区一带,男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养得极富有男子气息,对抗激烈、雄性荷尔蒙爆棚的冰球是他们心中的神圣运动。在这种环境下,布兰登-拉尔科姆却作为一个男子花滑运动员,长大成人,于是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苦涩。3岁时,拉尔科姆第一次踏上冰面。他原本梦想着成为下一个韦恩-格雷茨基——美国冰球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加拿大职业冰球选手,但是颅骨缺陷却使得他不得不远离对抗性的运动。现年30岁的拉尔科姆如今在洛杉矶的丰田体育中心担任花滑和冰球教练,他回忆往事说:“我是当时唯一的一个男性花滑选手,而我的父亲是镇上的警长,哥哥是高中橄榄球队队员。这种情节简直就像电影一样。”
12岁时,拉尔科姆去往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训练。尽管远离家乡数千英里,可他受到的困扰依旧,依然到处都是“男花滑运动员就是同性恋”的刻板印象。他的一个同是花滑选手的女友因此甩了他,因为受不了被朋友们嘲笑与一个男花滑选手谈恋爱。而冰球选手们充满蔑视地称呼他为“兔子”、“基佬”、“玻璃”、“弯男”。
[详细]